1.刷量诈骗案件案例分析 近日,经闵行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人陈某某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违法所得予以追缴。2022年10月,陈某某在某电商平台发布虚假广告,通过刷单炒信手段,骗取消费者8500元。
2.网络水军恶意刷单 无为市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一起非法经营罪案件,带您揭秘网店好评如潮和虚高交易量的背后,实际系网络水军的恶意刷单。2020年下半年至2022年9月,某电商平台存在刷单炒信行为,通过虚假交易虚增交易量、信用等级,提高商铺信誉度。
3.利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A账号 有人打着为A软件增加新用户量的合法幌子,实际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A账号、虚拟电话号码进行出售获利,侵犯公民个人信息。2024年3月底,被告人张某某经前同事介绍做A拉新,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4.网络刷单行为的定性 刷单炒信行为,是指在电子商务领域,通过虚假交易,虚构成交量、交易额、点赞量、评论数来虚增交易量、信用等级,以此提高或降低某一商铺的信誉度、商品销售量、店铺排行榜,欺骗消费者。
5.引流刷量软件干扰短视频算法推荐 杭州互联网法院公开审理一起引流刷量软件干扰短视频算法推荐、妨碍短视频平台正常运行的不正当竞争案。法院经审理认为,虚构数据不仅影响算法的正常运行,亦会导致运用算法机制形成的内容生产、管理运营、商业推广等平台生态正常运行秩序混乱。
6.A刷单黑产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天游公司、左岸公司,以及两公司多名工作人员被判合同诈骗罪,量刑最重者被判刑12年。这起案件只是近年来已成产业的A刷单黑产的冰山一角。
7.骗取客户推广费用 警方破获了一起利用数千部手机A刷单,从而骗取客户推广费用的黑产业。一辖区网络科技公司开发了一款视频A产品,在与一家广告公司签署推广协议并交纳巨额推广费用后,发现A流量被虚假刷单。
A刷量诈骗案件频发,给用户和商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我们需要提高防范意识,拒绝参与刷单炒信行为,共同打击A刷量黑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