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结合”指的是什么内容?
“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概念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刻认识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等特点。在中国,这一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这种结合不仅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也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在于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通过促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两个结合”具有百年来的历史逻辑,符合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理论逻辑。这种结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结合、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的体现。
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是“两个结合”的具体体现。这种结合的核心要义是把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放在第一位。
民族乡是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政区域。民族乡的建立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祖国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前提,是各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是各民族幸福生活的不竭源泉,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维护民族团结,需要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事。
我国新阶段民族工作的问题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我国民族工作中的“三个离不开”思想内容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