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运:客流高峰与运输保障
随着春节的临近,一年一度的春运大幕再次拉开。今年的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再次刷新记录,运输保障任务艰巨。以下是2018年春运的一些关键数据和特点。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2018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达到1332.2万人次,自春运启动以来累计发送旅客1.12亿人次,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2018年春运从开始至结束,共计40天。经相关部门会商预测,2018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8亿人次,与上年春运基本持平。
进入2025年春运高峰,各大火车站、客运站、机场已是人头攒动。预计节前客流相对平稳,但节后学生、务工、探亲、旅游客流相互叠加,易形成客流高峰,运输保障难度加大。
为应对客流高峰,铁路部门在春运最后一天内增开旅客列车322列,预计发送旅客817万人次。公路、民航、水路等其他运输方式也加强了运输保障,确保旅客安全、顺畅出行。
根据交通部初步统计的数据,2018年春运40天,全国公路发送旅客约32.6亿人次,同比增长6%;民航运送旅客4407万人次,同比增长15.7%;水路运送旅客约4200万人次。全国铁路40天发送旅客约2.66亿人次,比此前预测多运送约1000万人次,增长约12%。
2018年春运呈现出一些新特点,首先是“总量矛盾有所缓解”,初步预计,今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8亿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增速较前明显放缓。但客运结构发生了变化,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李文新预计,全国铁路春运发送旅客3.88亿人次,占春运总发送量的近13%。
持续了40天的2018年春运已经顺利结束。据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初步统计,春运40天,全省道路运输完成累计客流量6027.33万人次,水路运输共运送旅客162.38万人次。
2018年春运,虽然客流高峰明显,但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运输保障任务圆满完成,为全国人民欢度春节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