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人,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勇敢著称。
魏延最初率领自己的部曲随刘备入蜀,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勇猛的战斗风格,屡次在战场上建立战功。刘备对他极为赏识,升任他为牙门将军。
当刘备称汉中王后,魏延被提拔为汉中都督和汉中太守,镇守汉中。他在汉中的表现十分出色,成功抵御了曹操的多次进攻,成为了蜀汉在西北地区的重要支柱。
蜀汉建立后,魏延升任镇北将军,并封爵都亭侯。在诸葛亮北伐曹魏的过程中,魏延多次率军出战,建兴八年(230年)大破魏将郭淮、费瑶,建兴九年(231年)又大败魏军,斩获甲首三千级。
魏延与诸葛亮的关系复杂。他忠诚于刘备,但与诸葛亮在军事策略上存在分歧。魏延性格高傲,有时与诸葛亮的命令产生冲突。
魏延是一位充满自信的将领。他曾向刘备保证,若曹操亲自带兵来犯,他定能将其挡在汉中城门外。这种自信和勇气赢得了刘备的赞誉。
《三国志》对魏延的前期记载较为详细,但对其后期的评价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魏延的能力在蜀汉阵营中仅次于关羽。
魏延和庞统都是荆州人,自幼就是好友。在魏延打开城门迎接刘备进入襄阳城后,刘备对他更加器重,两人成为了战场上的战友。
在《三国志战略版》中,魏延被设定为能文能武的将领,其属性分布与关羽相似,除了速度基础值较低外,没有明显的短板。在兵种上,他配备了枪盾S,这使得他在战场上更加灵活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