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是1931年9月18日发生在中国东北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民族灾难。
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不抵抗主义,电告东北军称日军此举为寻常寻衅,为避免事件扩大,主张不抵抗。当时,日本关东军仅有1万多人,而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这种应对策略无疑加剧了事变的严重性。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蓄谋已久的侵略步骤。早在1927年夏,日本内阁就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明确提出了侵略中国的计划。
我们不能忘记岳元帅背上刺的那四个字——精忠报国。也不能忘记大刀队、台儿庄、凇沪血战、南京城墙上的斑斑血泪。这些历史事件和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是我们民族记忆中不可磨灭的部分。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亡。”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918事变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从中汲取教训,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
“又一个918快到了,秋雁南回历史版决定举行纪念征文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培养爱国热情。
本月16日,管理系同学们在赵恩老师和蒋明儒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沈阳大东区柳条湖桥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前的弹孔击穿后留下的日历雕塑,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面对沦陷、殖民的历史场景,我们无不感慨于抗日战士修密营、打游击的曲折战线;对日作战10万余次,消灭侵略者约18万人。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革命先烈以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精神。
918事变后,有一天,突然听到远处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村里的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以为是要下大雨。结果,那声音越来越近,才发现是一群日本鬼子开着大卡车,端着枪就来了。
“九一八”事变,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不仅是一次深刻的民族灾难,更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意识。这段历史,承载着无数同胞的鲜血和牺牲。
学雷锋再不陌生,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人们的心里。全国上下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今年的三月五日是学雷锋日,在此之际,校团委组织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礼貌月活动。
“九一八”事变就像一道深深的伤疤刻在了中国的历史上。那晚,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了沈阳柳条湖,这一事件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起点,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