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的名篇,以其深刻的寓意和精炼的语言著称。这首诗通过煮豆燃萁的比喻,表达了同根生却相煎何太急的悲凉情感。下面,我们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涵及其拼音版本。
《七步诗》的作者是曹植,字子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操之子。这首诗创作于曹植被兄长曹丕猜忌之时,反映了曹植内心的痛苦和对兄弟情谊的无奈。
诗的开头“煮豆燃豆萁,漉菽以为汁”形象地描绘了煮豆的过程,豆萁(豆的秸秆)被用作燃料,豆子则在锅中煮着。这里的“漉菽”指的是将豆子过滤后得到的汁液,即豆汤。
“豆在釜中泣”一句,用豆子的哭泣象征了作者的悲凉心境。豆与豆萁本为同根生,却因不同的命运而产生了巨大的差距,这反映了曹植与兄长曹丕之间的矛盾和隔阂。
以下是《七步诗》的拼音版本:
qīùshī七步诗
cáozhí曹植
zhǔdòurándòuqí,lùshūyǐwéizhī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ěnzìtónggēnshēng,xiāngjiānhétàijí?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曹植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这首诗既有深刻的哲理,又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七步诗》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人们的喜爱和传颂。它不仅体现了曹植的文学才华,也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人们依然可以从《七步诗》中汲取智慧。这首诗提醒我们,即使是同根生的兄弟,也可能因为误解和偏见而产生矛盾,因此珍惜亲情和友情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七步诗》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同时也感受到了这首古诗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