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满大坝:一段历史与建设的传奇
丰满大坝,这座屹立在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上的壮丽工程,见证了中国近现代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始建于1937年日伪时期,它不仅是亚洲第一高坝,更是中国水电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丰满大坝的建设始于1937年,当时正值日伪统治时期。这座大坝的建成,旨在发电、防洪和灌溉。在日伪统治时期,丰满大坝初具规模,大江截流,水库开始蓄水,首台机组投产发电。随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大坝的建设被迫中断。
1948年,东北解放后,中国政府委托苏联彼得格勒水电设计院对丰满水电站进行修复和扩建。经过多年的努力,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于2012年取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这次重建工程的目标是恢复电站原任务和功能,在原大坝下游120米处新建一座大坝。
丰满大坝所处的白鹤滩地区,拥有坚实的山体,为大坝分担了一定的压力,节约了修建成本,提高了安全性。白鹤滩水电站所处的地方,是典型的干河谷气候。这种气候干湿季交替变化极为明显,对施工人员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丰满大坝的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挑战。例如,坝址的地震安全性、泥沙淤积状况以及当地移民的安置问题等。通过全国各地的建设队伍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大坝基础开挖、当年截流、当年大坝浇筑的突破性进展。
丰满大坝的建设者中,有一位名叫王仁坤的工程师,他在实习期间领略了高坝大库的雄伟与力量,激发了对家乡水利建设的使命感。1986年,王仁坤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回到四川,加入中国水电勘测设计领域的佼佼者——成都院。
丰满大坝不仅是新中国百年伟业的缩影,更是中国水电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它见证了中国水电建设的发展历程,为中国的水电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丰满大坝,这座历史与建设的传奇,将继续见证中国水电事业的辉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