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上班玩手机的现象日益普遍。这种行为是否会导致员工被开除,以及被开除后是否有赔偿,成为了许多职场人士关注的焦点。小编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具体情况下的赔偿问题。
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了上班玩手机属于严重违反规定的行为,并且该规章制度已经向员工公示或者告知,员工在明知故犯的情况下被开除,那么员工是无法获得赔偿的。
重点内容:
规章制度明确:用人单位需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上班期间不得玩手机。
公示告知:规章制度需向员工公示或告知,确保员工知晓相关规定。
明知故犯:员工在明知故犯的情况下被开除。如果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员工上班玩手机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单位规章制度,那么可能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重点内容:
不能证明:用人单位无法证明员工的行为严重违反了规章制度。 可能支付经济补偿:根据具体情况,用人单位可能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在司法实践中,关于上班玩手机被开除是否赔偿的案件屡见不鲜。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
案例一:员工上班玩游戏、四处走动,经多次通报批评仍拒不改正,公司将其解雇。员工以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给予经济赔偿提起诉讼。法院审理后认为,公司的《员工奖惩管理办法》制定得就不合法,且无法证明员工玩手机就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因此判决公司败诉,需支付赔偿金。 案例二:上海某公司员工杜某在工作期间用手机,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法院审理后认为,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赔偿金。
重点内容:
案例一:公司规章制度不合法,无法证明员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需支付赔偿金。 案例二: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赔偿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重点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上班玩手机:可能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上班玩手机被开除是否赔偿,主要取决于公司的规章制度、劳动合同的相关约定以及《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员工在职场中应遵守公司规章制度,避免因违规行为导致不必要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