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法有什么利和害
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在我国已有40多年的历史,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它通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和导管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使用穿刺针和导管等器械,直接对病变部位进行诊断和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
介入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血管内治疗:介入科医生会使用导管技术,通过血管将药物或器械直接送达病变部位,如动脉狭窄或血栓形成,进行疏通或扩张。
肿瘤介入治疗:对于肿瘤患者,介入科可以提供化疗药物的局部输送,减少全身副作用,或者通过消融技术直接消灭肿瘤细胞。
非血管介入:除了血管介入,还有通过皮肤或其他管道进行介入治疗的方法。
介入治疗的优点包括:
-微创手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安全: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风险较低。
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并发症较少。
住院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介入治疗的缺点包括:
-操作难度大: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技术和经验。
适用范围有限:并非所有疾病都适合介入治疗。
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穿刺部位出血、血肿、血管损伤等。介入治疗适用于以下疾病:
-血管疾病:如动脉狭窄、血栓形成等。
肿瘤:如肝癌、肺癌、乳腺癌等。
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衰竭等。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安全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选择介入治疗时,患者应充分了解其优缺点,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