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籍与身份的双重困扰 日本和中国均不承认双重国籍。过去,信息不畅导致部分华人隐瞒国籍状况,既享日本待遇,又在中国生活如常,遇社会变故则迅速逃避。这种现象在华人经营的餐馆、理发店、服装店等地方尤为明显。
2.日本游客的低调内敛 因为不少日本游客来中国,行事方式都比较低调内敛。他们不开口说话,又不仔细看的话,你不见得知道他们是哪国人,甚至是不是外国人。毕竟长相上不像欧美老外,有那么一目了然的差异化。
3.中日婚姻趋势的变化 日推热议:与中国女性结婚的日本人急剧减少。报道还引述专家分析称,如今消费者对中国电视的认知已经发生了转变,不再认为中国电视只是廉价品。在液晶电视领域,中国和韩国产品之间已经几乎不存在技术差距。
4.中国游客对日本经济的贡献 日本观光厅公布,2024年访日外国人的消费额为8.1395万亿日元!!按国家和地区来看,根据2024年的消费数据,中国以1.7335万亿日元的消费额位居榜首,占总额的21.3%。紧随其后的是中国,消费额为0.5235万亿日元。
5.买国货与爱国无关 买国货与爱国无关。也就是说,在韩国人不买日本车这件事上,我们的理解与实际情形是有差异的。对韩国人而言,韩国车质量不差,服务很好,价格不贵,买它是很平常的事情,与爱国不爱国无关。
6.不买日货的经济影响 中国人一天不买日货,日本有上千公司破产,六个月不买一半日本人下岗,一年不买日本经济将面临瓦解!拒绝麻木,不做冷漠的看客!正如鲁迅先生说的:“你可以躲在角落里沉默,但是不要诋毁和嘲笑比你勇敢的人,因为他们争取到的光明也许会照耀到你”。
7.历史与现实的对比 持续数年不买日货,中日合资企业首先会破产,日本母公司会考虑将资本撤出。同时会带来连锁反应,国内企业...“假如所有中国人都不买日货,日本经济就会崩溃……”看到这样的话语,就会使人联想起当年一些大清国人士的论断:“洋人离不开咱们大清国的茶叶香料,离开了他们就活不下去。咱们只要实行海禁断绝贸易,洋人就得乖乖的称臣纳贡。”古今两代人都是同样愚昧,都是同样的虚骄。
不买日货的中国人数量难以精确统计,但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的民族意识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无疑对日本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货的崛起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将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